服务热线

13255718635

我们的服务 /OUR SERVIC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杭州迈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13255718635

南昌: 13285813286

QQ:944754366

邮 箱:michaelmenlee@126.com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朝阳银座1幢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土化

  从西方到东方

  在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追溯到宗教伦理.很早的时候,有的西方教派就对教徒的经商行为做出严格的规定.比如,有的教会要求教徒做生意不能影响邻人的生活,有的教会要求教徒不能染指军火、色情、赌博、酒精、烟草等行业.这些都是西方企业社会责任中最原始、最朴素的思想.

  到了近现代,在女权主义运动、反种族歧视运动、劳工权益运动、环境保护运动逐渐兴起之后,企业社会责任增加了劳工、环境等新内容,且日渐升温.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逐步完善.

  此时,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打造了跨国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随之跨越了疆界,欧美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举一动,都被各类利益相关群体密切关注.

  企业社会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进入中国.它的缘起是西方的反血汗工厂运动.当时欧美的人权、劳工和环保团体批评品牌采购商的中国供应商生产条件恶劣、污染环境,并呼吁消费者抵制此类产品.迫于压力,品牌采购商设立工厂审验制度,在下订单之前先对供应商劳工、环保水平进行检查.中国供应商只好就范,接受名目繁多的验厂标准.

  验厂最早发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工厂之外的广泛关注,直到有一天,有媒体抛出一个惊悚命题:"美欲向我抡SA8000大棒,珠三角恐成重灾区",企业社会责任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之后两三年,企业社会责任引发了激辩.政府、企业乃至学者对两个关键问题存在重重疑虑.第一个问题是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强烈反对血汗工厂,因此对雇佣童工、超时劳动、污染环境等行为是零容忍的.以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密集为优势的中国制造是否会被社会责任所扼杀?企业社会责任是不是如某些媒体所言是西方资本主义编织的阴谋?第二个问题是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中国经济从计划逐步转向市场,政府倡导企业按照市场规则自由竞争,许多国企更是刚刚甩下包袱,准备轻装上阵.企业社会责任却要改善工人条件、关怀社区人群,这不是要把企业拽回计划时代吗?

  这场争论直到商务部指出"企业加强社会责任,这不仅是应对贸易摩擦,保证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稳定型增长的需要,更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之后,才渐渐消减.

  此后,企业社会责任开始被主流社会逐步接纳,其内容也不断丰富,很快超越了"验厂"的范畴.中国企业开始了社会责任的探索之旅.

  探索中前行

  探索之路并不平坦,中国企业仍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

  首先是观念上的障碍.从理论上说,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根基是"三重底线",即企业经营要同时顾及经济、社会和环境底线,这三条底线犹如一个板凳的三条腿,缺一不可.因此,企业社会责任首先应该是一个战略层面的问题,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政策、环境政策、技术研发、产品营销等.然而,刚刚接触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中国企业,很容易犯"盲人摸象"和"本本主义"的错误,将其局限在某个具体问题上.譬如,有企业认为,社会责任就是验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要搞个第三方认证;也有企业认为,社会责任就是慈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无非就是捐钱.这些看法不仅以偏概全,而且贻害甚多,因为按照这样的想法,企业社会责任只是赔钱赚吆喝,无关企业竞争力.事实则相反.

  其次是绩效评估上的挑战.西方的管理思想喜欢量化,很多东西都希望能够用数字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也不例外,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开发出不少量化工具(如KPI体系),鼓励企业积累历史数据,并向外界公开.因此,当翻开一些欧美知名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时,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精致的数据,如工伤事故次数、污染排放量、水电消耗量等.这些数据不仅可以提高企业透明度、改善企业形象,更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制定对策、精细管理.如果没有这些绩效数据,以企业社会责任提升竞争力就变成一句空话.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企业由于晚了几年,还面临诸多挑战.商道纵横曾经发布过一份题为《价值发现之旅》的研究报告,对国内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多数国内企业的报告在管理与绩效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报告通篇连一个绩效数据都找不到.只有中国移动、中远集团、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少数企业能够按年列出关键数据.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持批判态度.仔细端详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国企业也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

  《价值发现之旅》指出,中国企业有两个方面的社会责任做得非常出色.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即员工培训、企业文化等.经过多年发展,大型企业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前培训、职业规划辅导,提高员工素质;企业文化活动也丰富了员工在八小时内外的生活,提高了员工队伍的凝聚力.二是公益慈善活动.中国企业做善事有很好的传统,很多企业都能列出各色各样的慈善活动,如捐款、捐物、无偿献血、救助儿童等,甚至有的企业开始尝试组织系统的员工志愿者行动.一些中央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到"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对口扶贫活动,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

  融会贯通而后超越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才刚刚开始,后面的路还长.和精细化管理等企业管理理念不同,中外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上的起跑点相差不远,也就是几年的时间.所以,一些优秀的中国企业通过努力,完全有可能跑到外国企业的前面,引领世界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潮流.最近,中国移动被纳入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成为电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领袖型企业,就是很好的例证.

  要做到这一点,中国企业要做到两个"融会".第一,是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与企业其他战略的融会.现在的中国企业,各种战略琳琅满目:人力战略、文化战略、公关战略……这些战略都与企业社会责任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因此,企业要找到这些战略的协同之处,将其协调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对于许多大型企业,当务之急,是将文化战略与责任战略协调起来,因为这两者存在很多共性,如果缺乏协调,会产生很多内耗.第二,是中西企业社会责任文化与理念上的融会.企业社会责任尽管是个舶来品,但其思想与一些中国传统是呼应的.古代中国所倡导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达则兼济天下"不都是社会责任吗?相对于西方的宗教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在中国企业管理者、员工、公众群体中更容易引起共鸣.全盘西化的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终究是行不通的.

 

(杭州迈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社会责任验厂咨询)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