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255718635

我们的服务 /OUR SERVIC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杭州迈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13255718635

南昌: 13285813286

QQ:944754366

邮 箱:michaelmenlee@126.com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朝阳银座1幢

社会责任: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由《<中国企业报>跨国公司周刊》历时5个月,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评审程序,推选的2007至2008年10大跨国公司、即三洋、米其林、宝洁、嘉士伯、星巴克、LG、联邦快递、本田、朗讯、今麦郎社会责任缺失案例推出后,引起社会强烈的反响:有的网友说:坚决支持将这些缺德的公司曝晒,晒得好!有的网友说:宝洁公司从1998年洪水灾害到这次的汶川地震,它的做法都让人失望,我再也不买它的任何商品了;有的网友说:今后不再开本田、不换米其林、不吃今麦郎、不喝星巴克、不饮喜士伯…….这些公司赚中国人的钱,做害中国人的事,真是无耻!本文引这些材料,并不想对此多加评论,只想告诉国人一点:对洋公司千万迷信不得,迷信了,就会上当受骗;中国企业要争气,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应做出样子来.

  那么,中国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准备得怎么样?面临着一些什么问题呢?

  一、企业对社会责任认知程度尚低

  浦东新区劳动保障学会劳动关系专业委员会曾作过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当问到"你了解国际劳工标准吗?"选择"没听说过"的企业占6.4%;选择"听说过,但不太了解"的占77.7%;选择"基本了解的"占11.6%,选择"非常熟悉"的仅占1.1%;

  ——当问到"你了解SA8000吗?"36.8%的企业回答没听说过;54.3%的企业回答听说过,但不太了解;只有5.8%的企业回答基本了解;1.1%的企业回答非常熟悉;

  ——当问到"你认为对国际劳工标准应持什么态度?"66.6%的企业选择应与国际劳工标准接轨;18.1%的企业选择无需与国际劳工标准接轨;12.8%的企业选择说不清楚.

  上述三个问题,虽仅是企业社会责任中很小部分的内容,但从中也可窥见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认知程度之低.要积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看来先要提高企业对它的认知度.

  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政出多门"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应有一个统一而科学的际准,否则,就会难以衡量,也会影响履行.可至今,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形形色色很多,据说全球有三四百种,但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现行标准主要来于三个方面:

  一是由大型跨国公司制订的"公司守则".如沃尔玛、迪斯尼、耐克等公司,以自己的公司守则,要求它的供应商或制造商执行.这些"公司守则",其内容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大多都有着明显的倾向性,即凡是有利于这些公司利益的事权,就大书特书;不利于这些公司的事权就避而不谈,缺乏明显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二是由非政府社会组织制定,包括联合国全球契约(GC)、道德贸易行动(ETI)准则、由美国非政府社会组织制定的SA8000等.SA8000虽被称为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性标准,但还不能真正算是国际标准.至2006年,也只有40个国家的400家企业参与、并获得了认证.离国际标准尚远.

  三是由国际组织(包括国际行业协会)制定的.如1997年经合组织组织通过的《跨国企业指导守则》、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跨国公司和社会政策原则的三方宣言》、国际玩具理事会(ICTI)制定的ICTI(玩具行业)等.

  因此,要使各国企业积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尽快制定出统一而科学的国际标准,实仍是前提条件、当务之急.

  三、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严重

  中国虽己有不少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得到社会的好评.但也不可否认,有不少企业离此甚远:反映在劳动关系上,使用童工、恶劣劳动条件等,尚未绝迹;压低劳动力价格,拖欠员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仍时有发生;不按时足额缴纳员工的社保基金,还相当普遍.如有一个省,全省从业人员有600多万人,而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只有272万人,一半都不到.

  反映在社会关系上:对消费者,不少企业常以虚假广告、虚假促销信息,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对协作企业,不是以互利互助双赢为原则,而是以"垄断为王、渠道为王",实施弱肉强食政策,搞得许多供应商苦不可言;对国家关系上,偷税、漏税企业,还不是个别现象.至于"言不行,行不果"的诚信缺失,更是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此等等.

  由此可说,要使中国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四、企业社会责任条件悬殊

  中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与国际跨国公司实行条件相比较,真好比是一个是"未成年的少年",与一个锻炼有素的"大力士"比手劲,相差甚大.国际众多跨国公司,有的己有一二百年历史,有的近百年历史,最年轻的也有几十年了.它们的资本积累力量充足,技术积累己从手工作坊进入到机器大生产、又从机器大生产进入到自动化、数控化生产.

  而中国企业则刚从计划经济进入到市场经济,一切还只开始:国企尚未完成转机改制;私营企业刚从改革中获得重生,无论是资本条件、技术条件,还是管理条件等,与跨国公司都存有极大的差距.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要执行同一个标准,客观上会有很大的困难.

  上述四个方面,既是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理论机构应尽快研究的课题.

返回上一页